2008年7月6日 星期日

未來將是一片綠,相信你也已經發現了,最近或許你會覺得緊急迫切的環保新聞無處不在(如“地球將在2011年前毀滅”)以及關於綠化人生的各種建議(如“專為鞋子設計的藻類冷融合反應爐”)。別驚慌,在此我們將幫你釐清一切,讓你能夠輕鬆進行生態綠化的工作。我們一切從基本面出發,將這項工作分門別類,以最簡單日常的方式,讓你能過更綠化、健康、更合乎道德(而且更好玩)的生活。請繼續看下去,並謹記,如果你身邊的親戚朋友或同事,在生活綠化上也需要幫助的話,請將這篇文章與他們共同分享。
十大要領

1. 教育自己 如果你根本不了解問題癥結所在,又該如何解決問題?還好,這年頭關於綠色思考、環境主義與永續生活有趣又隨手可得的資訊俯拾皆是。何不從網路上的資源開始,像是我們的綠化指南。其他網站如Grist、Ideal Bite 或 Worldchanging 也提供很棒的忠告與不同的見解。如果你偏好印刷品,不如參考Plenty, Good, 或UTNE等雜誌。假使你不愛閱讀,那麼《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 《誰謀殺了電動車?》(Who Killed the Electric Car?) 或是BBC的 《地球脈動》(Planet Earth)都是很好的入門紀錄片。
2. 交通運輸 讀了一點資訊之後,也許你亟欲展開綠化的人生。人類對地球環境最大的直接衝擊之一就是我們移動的方式。幸運的是,對多數人而言,這也是最容易改變的方式。也許你可以說服老闆讓你在家工作?或者上班時與同事共乘一輛車?其他的選擇,還包括你在購買下一輛車時,將其油耗量列入主要考量。長途旅行時,飛行的碳密集度相當高──因此如果可能的話,盡量搭火車。

3. 能源 許多人談論太陽能板、燃料電池、建築整合型風力發電機與電流電容器,你可能很快會想到自己得花上大把銀子才能綠化自己的家。其實不然。最有效減少碳排放量的許多方法,其實也是最廉價的。出門時記得把燈關上,在家裡裝上省電燈泡與小家電,切實做好家中的絕緣修繕,注意你的能源消耗量。如果這些都做到了,再看看是否能從你家的水電公司購買綠色能源?

4. 水 住在基隆的朋友們看到這個標題,可能就不想繼續看下去了,但拜託請別走開!即使你住的地方雨量充沛,水仍然是個重要的生態議題。乾淨的飲用水非常珍貴,需要我們有效率地加以使用。我們所用的每一滴自來水都需要耗費能源過濾、淨化與運輸,卻也代表了化石燃料廢氣的排放。住在乾燥地區的人,已經對水的珍貴有深切體認。還好要改善這一切的方法相當簡單,改裝省水蓮蓬頭,刷牙時把水龍頭關起來,換上更有效率的家電用品,或是收集雨水來澆花。

5. 食物 每個人都得進食,我們多數人每天都在做這件事。因此可想而知,人類對食物的集體選擇與需求對地球的衝擊不小,食品公司更是將他們的產品送往世界每個角落,隨著農業愈發密集,所帶來的衝擊也越來越大。幸運的是,目前大家已經開始有逆向思考的趨勢,有更多人對永續性的食物系統深感興趣,為了一切回歸基本面,以下四大準則能夠幫助你擁有更綠化的飲食:選擇在地食物、購買當令食材、挑選有機食品,以及少吃肉。

6. 垃圾 不久以前,垃圾還曾經成為「主要」的環境議題。如果你進行回收,那麼你就算有環保概念。如果你沒回收,那就不算有環保思想。如今出現這麼多關於環境保護的議題,事情已經不再那麼單純。但是垃圾仍然是個重要問題。你丟棄的每一份垃圾都需要運用能源與資源製造、運送,如今它需要更多的能源與資源進行處理與丟棄,不論是送進掩埋場或回收場,道理全都一樣。因此那句老生常談還是有效:減量、再利用,回收。還有別忘了堆肥!此外其他網上資源還有Freecycle 或Ebay,它們都能為你不需要物品提供最佳去處。

7. 服飾 大家都能了解食物、能源、水與運輸都是主要的環境保育因素,但衣服呢?即使只吃有機食物的消費者,也可能穿著沾有有毒化學物的衣服逛街。事實上,棉花是地球上使用最多農藥的作物之一,因此我們選擇的衣物也會對生態造成重大衝擊。還好解決方式並不難。有機棉與其他纖維材質如大麻纖維、亞麻或竹製品現在都越來越普遍,很多高級品牌的服飾也利用回收材質製成。當然,市面上還有許多古董服飾或二手商店廣受學生喜愛─經典風格永遠不會退流行。

8.個人保養 自從美體小舖在八○年代風行後,關於個人保養品對環境與人體健康的影響就越受人們重視。幸運的是,現在有更多公司提供更具永續性的其他選擇。講到綠化的生活,少就是美,講求「自然就是美」,會讓你更上一層樓喔。

9. 傢俱與裝潢 許多人花大錢買傢俱,購買亞馬遜過度砍伐的熱帶硬木是對人類自然遺產最大的殘害,那麼還有其他選擇嗎?幸運的是,相關產業為因應外界對樹木來源的質疑,市面上來自永續砍伐或回收再造材質的高雅傢俱越來越多。

10.保持乾淨 你已經花了時間讓家裡到處是有機衣物和無化學物質的傢俱,難道還要再用化學清潔劑來清理它們?許多日常清潔用品都是含有毒性成份,但現在也有天然成份的清潔劑,醋+小蘇打就是無敵的清潔劑。

還有什麼其他方法?

1. 發起社區參與 覺得光綠化自己的生活還不夠?何不開始解決你社區、村莊或城鎮的碳排放問題?也許你可以組成一個行動團隊計畫一個更綠化的未來,或者設法解決如社區堆肥等特定議題。或者你想要搬到一個專門的綠化「理念村」或是生態村。

2. 尋求政治立法 你不會以為我們這樣東買西買,問題就會完全解決吧?雖然個人行為很重要,我們更需要讓我們的政府與民意代表明確迫切了解我們需要立即行動。無論是分散性的抗爭如Step It Up 2007, the global climate change marches或是網上陳情與活動如Stop Global Warming,最終我們的訴求需要被聽見。

3. 親手種植 嘿,這可是環境保護網站,雖然我們是現代人,但是如果不教你如何動手種植番茄、香草或是養雞,這算是什麼綠化指南?我們了解自給自足的觀念也許有點老舊,但這不表示你不能讓雙手沾點泥土,至少種點食物給自己吃,你不只能享受到最新鮮美味的農產品,還能大幅減少你的「食物里程」,甚至還能與四季萬物和地球重新連結。

4. 自己發電 你裝了省電燈泡,也幫你家閣樓加裝隔熱板,還教育你的孩子(或父母!),甚至還加入了水電公司的綠能源方案。接下來呢?如果你有錢有閒,也許你可以考慮追尋每個嬉皮的夢想,利用風力、太陽、生質能或其他來源自行發電。這不表示你得完全放棄你家的電力網─你可以只製造部分用電,例如太陽能熱水系統。如果你真的能自行發電,也許你也可以研究一個電力網系統─當然要經過電力公司同意─讓你能將多餘的電賣給電力公司。在有些地方,這甚至比把錢放在銀行更有投資價值

5. 垃圾零廢棄 如果你真想設立一個遠大目標:做到垃圾零廢棄?或是成為一個垃圾零廢棄的社區?似乎零垃圾已經成為時下最流行的行話,即使你只能做到一半,不代表你不能設立遠大的目標。零的50%是多少?數學不是我們的強項…

6. 讓它成為你的事業 當你的家、你的飲食和你的交通完全綠化後,再來你該做些什麼?當然開始全職進行囉!眼前有越來越多的綠化工作等著像你這樣的人才,像是再生能源顧問、環保說客、綠概念公司的行銷主管等等。你可以先看看TreeHugger’s job board以及Ecojobs, Green Dream Jobs, 或 Idealist等網站。如果你還不想改行,何不開始綠化你的工作場所?

7. 碳補償 我們把這一點放在最後,因為我們認為積極的行動應該從住家出發。然而很明顯的是,這種永續生活方式並非一蹴可幾。一旦你盡己所能減少碳排放量,你也許該考慮透過碳補償業者,為你接下來的排放量負責。最基本的概念就是你開始計算某種特定行為的碳排放量,例如飛行或開車,或甚至你一生的總排放量,然後開始贊助那些能夠減少等量排放量的計畫。
數字會說話

1. 如果我們的生活方式都像一般的北美人,那麼我們將需要5個星球。如果大家的生活方式都像歐洲人,那麼我們需要3個星球。但很不幸的是,我們只有1個地球。

2. 全球消費者每年共使用5千億到1兆個塑膠袋,這表示每人每年用掉大約150個塑膠袋。下次記得自備購物袋!

3. 83%的美國人現在說全球暖化是個「嚴重」的問題,2004年只有70%的人這麼認為。

4. 根據部分統計,每週吃3個漢堡,每年會增加941到1023磅的溫室氣體。

5. 美國人平均製造的生態足跡,是義大利人的2.5倍。

(資料來源 www.treehugger.com)

做愛不怕多 防痿又長壽

精盡人亡」等傳統觀念認為,性生活太活躍有損男性性功能。不過,一項芬蘭研究卻顯示結果正好相反,性生活越頻繁越能降低男性的陽痿風險。
專家指出,基於「用進廢退」理論,經常以性刺激讓陰莖注入血流,有助於維持勃起功能,尤其是老人家。

中老年人一週逾三次 陽痿比例低

芬蘭坦佩雷大學泌尿系教授柯斯基馬奇領導的團隊,針對近千名芬蘭男性進行調查研究,樣本年齡在五十五至七十五歲之間,論文已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國醫學期刊》。

該研究中,一週做愛低於一次的男性,每千人中,有七十九人陽痿;一週做愛一次者,每千人只有三十二人陽痿;一週做愛三次以上者,陽痿比例最低,每千人只有十六人。

進一步分析,和一週平均做愛一次的男性相比,一週做愛少於一次者,陽痿風險就升高為兩倍之多,但做愛頻率偏低,也不排除是因為陽痿。此外,晨間勃起頻率則是重度陽痿的指標,和一週晨間勃起兩、三次者相比,少於一次者的重度陽痿風險升高為二點五倍。

「規律的做愛有助老年人維持勃起功能,但晨間的自然勃起,並沒有類似好處。」柯斯基馬奇在聲明稿中表示,持續性生活能預防陽痿,做愛頻率越高,陽痿的機率越低。

此外,性生活頻率高低也是老人健康的指標,台大預防醫學所教授陳秀熙領導的團隊曾發現,不分男女,性生活越頻繁的老人,死亡風險越低,尤其是死於中風的風險,顯示性愛有益健康,甚至可以延年益壽。

吃太多豆腐 易老年癡呆

根據英國羅浮堡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每天吃大量的豆腐(一天至少吃一次)可能會提高罹患老年癡呆的風險。不過,吃豆腐與老年癡呆的因果關係尚未確定,適量攝取也不會產生問題,而且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認這些影響是否同時出現在不同地方的人種中。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羅浮堡大學的研究人員針對719名印尼爪哇的老年人做實驗,發現每天吃大量豆腐和記憶力的衰退有關,特別是超過68歲的人。

由於大豆中含有蛋白質,因此在開發中國家常成為肉類的替代品,只是大豆食品的消耗在西方國家也有成長的趨向,而且還被認為是一種「超級食品」。

領導此項研究的伊芙‧霍格佛斯特(Eef Hogervorst)教授表示,研究已指出,大豆富含的「植物動情激素」(其效用類似於雌性激素)和老人癡呆相關,而雌性激素有助於促進細胞的成長,這對於老化的大腦未必是一件好事,因此大豆中的「植物動情激素」也可能造成這樣的影響。

不過也有可能是高劑量的「雌性激素」導致了自由基引起的細胞損壞,或是損害其實來自於豆腐中可能存在的防腐劑「甲醛」,而非豆腐本身所造成的影響。「甲醛」在印尼有時被用來當作防腐劑使用。